2025-09-23 20:33:30
▲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(23)日因為樺加沙颱風的超大豪雨導致溢流,洪水、大量土石和泥沙順流而下。(圖/東穩通運公司授權提供)
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今(23)日因為樺加沙颱風的超大豪雨導致溢流,洪水、大量土石和泥沙順流而下,馬太鞍溪橋被沖斷,花蓮光復大淹水,幾乎快重演「八八水災」小林村滅村事件,對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系退休教授李錫堤表示,除了豪雨是主因外,馬太鞍溪堰塞湖存在已久,規模近似大型水庫,政府卻未積極處理,防災作為仍有重大檢討空間。
堰塞湖是什麼?
李錫堤說明,「堰塞湖」主要是地震、山崩、土石流等產物,可以將它視為「天然、非人工」的水庫;當山崩發生時,土石會從山體崩落、堵塞河道,並逐漸堆積,當河流被土石堵塞後,就會在上游地區形成天然湖泊,就叫「堰塞湖」。
▲當山崩發生時,土石會從山體崩落、堵塞河道,並逐漸堆積,當河流被土石堵塞後,就會在上游地區形成天然湖泊。(圖/林保署提供)
馬太鞍溪堰塞湖壩為什麼溢流?花蓮為什麼會淹水
李錫堤指出,由於堰塞湖的壩體是非人工設計,因此比起水庫,堰塞湖外圍的屏障非常不穩定且脆弱,這次樺加沙颱風替花蓮山區帶來超大豪雨後,先是堰塞湖水位滿出來溢流,流出來的水再不斷沖刷掉原本堆積的土石,導致壩體更加薄弱,往下游的水量越來越多,才讓花蓮縣光復鄉一個下午就面目全非。
李錫堤強調,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是存在非常久的天然產物,且規模非常龐大,林務局資料顯示,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高約 200 公尺,湖面面積達140公頃,滿水位時蓄水量逼近9100萬噸,幾乎是一座「南化水庫」的有效蓄水量,「石門水庫」的一半。
李錫堤說,和人工水庫不同的是,堰塞湖溢流會「夾帶大量土石、泥沙,不單單只有水,這麼巨大的一個堰塞湖溢流,各種物質沿著馬太鞍溪往下游沖,破壞力一定非常驚人,好險這次有提前撤村,避免傷亡,不過災後復建,需要花費更多心力。」
▲堰塞湖溢流,大量泥水灌進花蓮市區,連汽車都隨之漂流,淹水情況十分嚴重。(圖/翻攝畫面)
花蓮光復成小林村翻版?專家分析對比
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後,各角度影片很快在社群流傳,馬太鞍溪橋被沖斷、黑泥水灌進花蓮光復,所到之處「車仰屋翻」的畫面,讓許多民眾第一時間都回想起2009年莫拉克颱風時,導致高雄甲仙區小林村的滅村事件。
李錫堤分析,小林村和光復鄉所遭遇的水災確實有不少共通點,兩者地形條件類似,都是在山區,上游都有溪流,且都是因為「堰塞湖溢流」導致水患;但當年重創小林村的堰塞湖,是因為大雨走山,導致楠梓仙溪的河道被土石擋住而形成,且當初的堰塞湖是出現沒多久就潰堤,導致預警不及,直接沖走小林村。
馬太鞍溪堰塞湖壩溢流!專家:政府要負很大責任
至於這次的馬太鞍溪堰塞湖,李錫堤直言,「是存在很久的東西,但政府沒有作為,讓當地始終承受風險」;李錫堤分享,當年921地震後,雲林古坑也因為走山出現堰塞湖,現在被命名為「草嶺潭」,當年921結束後,政府部門就派出幾百台怪手,在草嶺潭的河床上把大石塊貼合排列,做出一條「引水道」,讓水能順著水道穩定流出去。
不過馬太鞍溪堰塞湖出現後,雖然有不少專家或民眾呼籲要處理,但並未見相關單位有實際作為,李錫堤認為,除了豪雨外,針對提前防災的行動,在災後也是要重點檢討的地方。
左營區當舖模範生~高雄當鋪推薦世昌當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